首页 >> 灰岩血桐

湖北武汉湿地保护驶入快车道金鱼藻

2022-07-13 18:45:05 武汉    

湖北武汉:湿地保护驶入“快车道”

12月2日消息:湿地—河流、湖泊、沼泽、库塘,这些荆楚大地上光彩夺目的明珠和绚丽多姿的白练,孕育了光辉灿烂的荆楚文明,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家园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

地处长江中游,纵跨江汉两大水系,我省因位于洞庭湖以北而得名,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水面宽广,享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这些湿地维护着荆楚大地的水循环,成为多种水禽和鱼类的繁殖地、栖息地和迁徙越冬地,构成了江汉流域的“生命网络”。

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我省湿地总面积144.42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7.76%,其中河流43.7万公顷,湖泊27.8万公顷,沼泽3.7万公顷,人工湿地69.4万公顷,分别占全省湿地30%、19%、3%、48%。全省有重点湿地20余处,其中洪湖、大九湖、沉湖为国际重要湿地,网湖、梁子湖、丹江口水库和石首长江故道为国家重要湿地。截至2012年,我省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已达26个,跃居全国第一位。湿地内分布有麋鹿、江豚等大量国家级保护珍稀物种。

我省湿地资源丰富,在全国享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大型水利的建设,三峡水库湿地和丹江口水库湿地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由于多年来过度利用、污染加剧、水土流失等原因,我省湿地资源破坏和功能退化十分严重。比如,湖泊面积从解放初期的80多万公顷,到2012年锐减到27.68万公顷,致使水源涵养和调节能力下降,水生生物受到严重威胁,水禽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许多经济鱼类消失或濒危灭绝,部分珍稀候鸟绝迹。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不仅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多种资源,还具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多种不可替代的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面积丧失和功能退化,将带来洪水和旱灾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最终危及到我们自身。据了解,我们的“荆楚之肾”存在着体积急剧萎缩、功能渐趋衰减和“血管”通道阻滞三大“症状”,其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越来越脆弱了。拯救我们的湿地迫在眉睫!守护湿地,就是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全新事业

2009年,我省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省委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并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建设“绿色湖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山川秀美、生态优良、资源充裕、产业发达、文化丰富的发展目标,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省委第十次党代会更是确立了建设“富强湖北、创新湖北、法治湖北、文明湖北、幸福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国梦”湖北篇规划出路线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强调,要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湖北是生态大省,要高度珍惜大自然赋予湖北人民的宝贵财富,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省委的“生态立省、绿色富民”战略和习总书记的视察讲话为我省湿地保护事业提供了指路明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省林业系统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湿地保护的历史重任,省林业厅厅长刘新池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松之坚韧加强学习提能力,以梅之风骨攻坚克难求突破,以竹之高节为民清廉树新风,以林之钻劲深入基层接地气,构建我省生态文明,促进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让我省湿地再现水草丰美、飞鸟翔集、锦鳞游泳的自然生态,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我省坚持生态优先、分类经营、永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坚持从严保护、适度开发的基本方针,明确保护重点,强化保护措施,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管理。对生态地位重要、生态功能突出、生态系统脆弱的湿地,规划为禁止开发区,禁止一切开发活动,严格保护初始自然生态;对自然条件较好、生态系统比较稳定、生态修复能力较强的湿地,规划为限制开发区,禁止工业开发,禁止改变湿地用途;对城镇周边、村庄周围等人类活动密集、生态影响不大、开发价值较高的少数湿地,适量划定为优化开发区,可相对灵活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我省湿地保护与管理实现了三大转变:从把湿地看成是荒滩荒地到看成是重要生态系统的认识转变;从先开发利用到保护与利用并重再到保护优先的理念转变;从大量开发,随意侵占到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行为转变,并对洪湖、大九湖、网湖等重要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取得了显著进展。

湿地保护驶入“快车道”

规划和法规相继出台

2010年初,省林业厅编写完成《湖北省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10—2029)》。省政府在该年9月发布了我省第一个全流域湖泊保护规划—《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0年-2014年)》,将梁子湖流域分为湖泊保护区、环湖环境保护区、上游集水区等三个生态功能区,投资6亿多元处理流域污水、在周边禁止可能污染水质和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等,力争将其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淡水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2009年,武汉市政府出台了《湿地保护区管理条例》。《湖北省湿地保护条例》已列入省人大“十二五”期间立法计划。

重要湿地建设和管理得到强化

洪湖、大九湖和沉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自然保护区、石首天鹅洲糜鹿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湖、梁子湖群、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丹江口库区等5处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的“中国重要湿地名录”;龙感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等9个保护区被列入“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名录”;“长江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建设、洪湖湿地恢复和重建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

特别是2004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洪湖实行抢救性保护。其湿地的保护和功能恢复是我省湿地保护的经典案例,受到国际国内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2006年,该保护区被世界生命湖泊大会授予湖泊保护实践奖;2010年,在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又入选全国十佳湿地管理案例;2010年,国家林业局和世界基金会授予其长江流域优秀保护区。

梁子湖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地。保护梁子湖已纳入环保部“十二五”规划思路,准备创建环梁子湖生态示范带。江夏区对梁子湖流域125个村展开环境连片治理,被列入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8个示范区之一,整治内容包括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等。

湿地保护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湿地研究监测机构建立。省林业厅去年设置了湖北省湿地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湿地监测中心二个机构,分别挂靠在省林科院和省野保总站,还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湿地保护基金会。

湿地公园建设如火如荼。去年,湿地中心成功申报了咸宁大溪等9个国家湿地公园,使我省的国家湿地公园数量跃居全国第一位。今年全省又有14个市县积极申报建立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成为我省第一个正式授牌的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项目申报取得突破。目前,我省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的项目达39个,计划投入资金达5.4亿元。我省连续三年获得中央财政湿地补助资金近5000万元。另外,洪湖获得了全球环境基金400万美元资助。中央对湖北湿地的投资连续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湿地资源调查顺利收官。去年,湿地中心顺利完成了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调查工作获全国优秀等级。

此外,每年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提高了全民对湿地的认知度,让更多人参与湿地保护工作中来。2010年,国家层面的两项重要活动—全国爱鸟周和长江湿地网络年会成功在湖北召开,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

我省湿地工作地位在全国明显上升。去年,省林业厅与省政协人资环委联合组织开展的“长江流域(湖北)湿地调研”活动,引起了全国政协的高度重视并上报中央领导,李克强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在全国湿地工作会议上,对湖北湿地工作多次给予充分肯定。

群星璀璨辉映楚天

宣传普及湿地保护理念、彰显湿地生态价值、提升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积极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湿地资源恢复、推进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实施和湿地保护立法……我们不能忘记近年来在湿地保护与管理各个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他们如群星璀璨,辉映楚天。

赢得了湖北湿地保护特别荣誉奖的蔡述明。作为国际湿地科研最高奖—“拉姆萨尔湿地保护奖”的得主,他被《湿地公约》组织评价为“将自己的科学成就成功应用于湿地保护中,并收到实效。”近十座闪闪发光的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杯、120多篇掷地有声的科研论文、6册沉甸甸的学术专著以及一条条充满真知灼见的建议,是这句评语的生动注脚。这位著名湿地科学家的研究和呼声,引起党和国家关注,推动湿地保护进程,在荆楚大地的江湖库塘间久久回荡。

赢得了湖北湿地保护贡献奖一等奖的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该单位是“生态立省”的一支劲旅、湿地保护的特种部队,创造性提出新课题,就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湖北两江(长江、汉江)流域湿地影响作出科学评价,成为湿地保护工作新亮点;组织高峰论坛,为湿地保护求计问策,获得省委领导高度评价;推进湿地立法和湿地保护体系建设,为湿地保护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一个个项目申报、一次次政策调研、一项项活动举办,促进我省湿地保护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赢得了湖北湿地保护科技奖一等奖的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这里的科技工作者一双双睿智的眼睛,如炬的目光,扫描长江中游片片湿地,探究人与自然关系,为湿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一个科学建议,改写洪湖命运;一份考察报告,化解大九湖危机;一项深刻研究,推动三峡工程影响长江中游湿地问题引起国家关注;八项研究成果荣获国际领域大奖和省部级奖。

赢得了湖北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奖一等奖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武汉办公室。“还长江生命之网”、“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一项项大策划、大投入、大运作,让3000平方公里湿地焕发生机;使扬子鳄、麋鹿等近50种珍稀物种绝处逢生;叫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洪湖湿地恢复,成为国际典范;长江湿地保护网络,产生空前影响。这些自然保护工作者又瞄准下一个巅峰,志在把长江流域湿地生态保护打造成全球样板。

兵器工业二0二所咸阳机库大门设计制造公司

恒温淋浴水龙头报价

荣成市虎山镇龙飞针织品加工厂

15A二极管测试仪

红水河木薯淀粉价格

腾达唐宋外墙砖报价

衡阳市城北超群水暖器材经营部

液晶外壳

大庆市红缘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好卷教辅价格

友情链接